今日感謝的對象是讀過MBA的過來人,他們大方地分享所見所感。國內國外、歐洲美國的MBA畢業生,甚至EMBA的畢業生的故事我都聽過幾個。
先從EMBA的畢業生說起,採樣樣本都來自台灣,有些人很開心年輕時的求學夢在知天命的歲數實現;有些人為了拓展人脈多認識人。成員有事業有成的經營家、居高位的管理者、或者想要投資自己提升價值的中產階級。
接觸到的國內的MBA(或AMBA)畢業生給我的感覺都很聰明。有些學校提供到國外交換的機會,想要相對省錢兼顧開拓國際視野的話,本土MBA經濟又實惠。
到國外讀MBA的確比以上選擇來的燒錢。光是錄取前的各種考試與申請費用就造就了龐大商機,但是這樣的投資是否比其他科目例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念茲在茲的程式語言還要來的划算,詢問過越多人,便越來越存疑。
這也要看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吧,同時這也是我著手申請的原因。隨著工作漸漸讓人覺得學不到東西,「一輩子就要這樣結束了」的念頭升起時,以為申請國外MBA會是一個了解自己更多、逼自己把英文學得更好的過程。就算最後唸不成,我透過這個機制,也更清楚怎麼比較各方資訊以及自己的不足之處。
我跟我弟說:「要是我現在已經有了小孩,大概也不會這樣找事來做了吧,這完全跟我二十幾歲規畫的人生不一樣啊!」
「那你就會變成我跟我中午一起吃飯的媽媽同事一樣,」我弟說。
「收看T台以行車紀錄器與店家監視器集結而成的新聞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我怎麼會接這一句。
目前在赫赫有名的顧問公司任職的學姐畢業於歐洲MBA排名也有世界百大的學校,他認為把人生中精華的一年投注在這段學業收穫不太大,在台灣沒幾個人聽過他的母校,要好好思考如何最優化地利用所剩不多的黃金歲月。由於並未直接詢問學姐的期待為何,只能知道他現在這份令人稱羨的工作距離他的目標還有段差距。
有一個在美國讀MBA的前輩說他的初衷是擴展視野與增加轉換跑道的彈性,至於有沒有留在當地工作不是那麼在乎。而我期待這段經歷能讓我提升價值,而且要為別人提升價值。例如說加薪好了,只是我個人加薪太沒意思了,讀完這個學校,我能幫幾個人加薪?(或者讀完以後我加入了資方那端一起剝削勞方)
說不定MBA根本就不是幫別人創造附加價值的管道,就像我國中同學不用讀這個他也創業成功的很,我想得到的只有加入懂得為大家爭取福利的團體,但是通常這個團體會引起資方報復,沒把自己拳頭練大,好像也無法號召眾人,讓他們也有信心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或者關心這方面的新聞,五一勞動的遊行我參與過,傾聽過那些抗議者的訴求,很有道理啊。但是這股力量不夠大,我也只好另謀他法了,莫名其妙地,會去讀MBA好像是那些不關心自己權益的人推我一把似的,都THEY的錯。
第二篇感謝文好像有點走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