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只回答華語界的MBA申請者問題 還回答了遠在伊朗的網友
有人說讀我的分析文章會以為我是男的 有人在ptt看到我嚮往創業也會預設我是學長
讓我思考為何女人無法給人帶頭創業與冷靜分析的形象
我依然覺得MBA的申請過程對於了解自我非常有幫助
至於讀MBA的時候一開始會被學校安排陷入瞎忙的緊繃狀態無暇探索自己
身為一個交換生待過兩間學校的觀察是校方刻意營造先苦後甘的氛圍 讓你寒徹骨 再聞撲鼻香
讀完以後是否真的得到就讀之前所企劃的成果呢?
我個人而言肯定的 第一學期的成績過了交換門檻 如願到另一個學校認識更多的朋友
更加對創業有信心與了解
另外不讀MBA光待在荷蘭的收穫是在荷蘭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
包括親密的對象(他不是MBA同學所以不能算是讀MBA的功勞)
有份收入 也經營起民宿
但我的故事不等於每個MBA學生的故事 我的故事也不代表成功 只是離自己當初設的目標很近
不只RSM, IESE的學生畢業後也不是每個人平步青雲
會想讀MBA往往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推力 漸漸地並非MBA本身有多大的吸引力
回答問題時我不停強調MBA不是萬靈丹
因為很多人都會設想自己會遇到很多三頭六臂的同學 最後發現大家都是來學習的 都渴望遇到比自己強的夥伴
人比人總是有氣死人與失望的時候
在這個圈子
你還是會遇到熱心幫助你以及很現實稍有問題就躲開的同學校友
你還是會遇到勤奮不懈或是打混摸魚的菁英份子
你還是會遇到理財有道與舉債度日的專業人士